如何基于产品合适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利用用户的这一个心理,把商品或服务的某一方面的数字特点突显出来,在推文呈现给读者的一瞬间,帮助他加速推断 是否要打开这篇文章的时间,从而达到卖货的目的呢?
现在有没有买房成为很多人的心头病,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每一个人都真的能变成百万富翁。而炒作房地产房价越来越高涨,少不了地产文案的身影。
当年我在写作地产楼盘文案的时候,每逢开盘当天无论是否热卖,都会写比如《深圳某花园 2000 人排队,队伍长达 3 公里, 3 小时售罄, 1 天收金 10 亿》之类的标题,等你想要去一探究竟的时候,房价就被大家从众的心理再一次推高了。
为什么导致这样的现象呢?
这里使用了一个金句文案的招式,那就是数字方式的广告语。我们使用数字,其本质就是传递一个信息给到用户:
“你看我的产品销量如此好,数据如此精准,选我吧,没错!”
而往往,用户就是掉进了你预设的陷阱。毕竟,每个人都会数数,大家相信自己的经验推断 ,于是就选择了你的产品。
而这个就是我今天要说的,在基于产品合适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利用用户的这一个心理,把商品或服务的某一方面的数字特点突显出来,在推文呈现给读者的一瞬间,帮助他加速推断 是否要打开这篇文章的时间,从而卖货的目的。
那么,这打造这一招金句具体如何操作呢?
在你动笔之前,我建议你深入研究你的产品对象,搜集所有有关它的数字。对,只要带数字的点都提炼出来,然后一一排列 在你的纸上,然后我们再进行以下的步骤。
(1)挖人物的年龄
你的产品创始人年龄是多少?使用者的年龄是多少?高管普遍年龄是多少?……
深挖你的产品背后藏着的人物,用他们的年龄经验为你的金句服务。
例子:《王石:年轻人太急了,我 50 岁才决定登珠穆朗玛峰》
(2)挖历史的年份
你的店铺创立多少年了?从第一代到现在经过了多少年了?……
这一点,目前很多饮食的推文或者产品都在使用。
例子:《从 1878 年起,我们就支撑着全美的企业》(来自美国升降机公司广告)
(3)挖时间的长短
早前中国的形象广告《一分钟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是这样书写,比如: 4 年烧掉多少亿美金等等。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去陈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例子:《一分钟卖出 3 万件衣服,老板比比尔盖茨还有钱,他靠一个字颠覆了整个零售业》
(4)挖金钱的多少
工资是多少?年薪超过多少?股份涨了多少?估值突破了多少?烧钱烧了多少?融资又融了多少?……凡是涉及金钱的字眼,统统放进金句里就对了。
例子:《月薪 3000 跟月薪 30000 的文案差别究竟在哪里》
(5)挖产品的质量
有没有关于专业机构的认证数据?这一项产品获得了多少专利?每一个功能是否捶打了多少千次?……将产品的细节、销售数据等展现出来,加强你要表达的金句。
例子:《中国每卖出 10 罐凉茶, 7 罐是加多宝》
基本上,你要说的任何东西,都能数字化表示,除了以上的挖掘方式,比如:胖和瘦:、高和矮、大和小、长和短、快和慢、远和近等等,你用数字的角度去深挖你的产品数据。
有了数字,我们如何运用它,而非不显得那么生硬?
我建议用以下 4 大常用的方式:
(1)波浪式
公式:【排列数字+结果】
将数字层层递进,造成紧迫感,就算是毫无特色的数字,使用排比的方式,呈现最终得到的结果,也能显示出你的金句是如此的逼格。
例子:《 100 个日夜, 150 名工人打磨,花费 100 万打造,只剪裁出这一件衣服》
(2)对比式
公式:【两个数字+两种事实】
同一件事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凸显事实的反差感,错位越大,打动读者效果越大。
例子:《三十岁的人,六十岁的心脏》
(3)地图式
公式:【数量词+有共鸣的名词】
总结或精选能引起读者共鸣的话题,然后集合起来,如同给了读者一本地图。
例子:《广州人吵架,吵来吵去就这 10 句话……》
(4)场景式
假定你的对象处在哪一种场景,或者你为他打造梦想的场景,制造读者对你的内容的向往。
例子:《每天 3 分钟,我教你用这一招日赚 100 万丨免费微课》
哪一类数字点击最高?
在所有带数字的标题中,出现“10”的文章最容易获得高分享量,排名第二的数字为5;最糟糕的数字为2,数字11- 19 带来的文章分享量也整体不佳。
数字摆在那里最理想?
数字尽量靠前放,越前越好,特别是 30 字左右的标题有可能是折叠,就算是最重要的信息,读者也接收不到。
用中文还是阿拉伯数字?
不论是标题撰写、还是正文编辑,文案尽量使用阿拉伯数字。公历用阿拉伯数字,农历用汉字,星期几用汉字。年份不能简写,因为容易有歧义。
是否我用数字就对了?
当然不是,你用的数字还要有标准,有衡量,要有细节。比如:你要说“钨丝灯比碳丝灯更亮”,你可以写“钨丝灯比碳丝灯亮3. 3 倍”,有了这个3. 3 的具体数据,消费者可能就会更加相信你——他认为你肯定是进行了对此测试,所以才获得了这个数据。
我能否用极限的数字?
极限词语不会给消费者留下任何印象,比如国家级、世界级、最佳、第一、最大、顶级、最廉价、首家、最新、全网销量第一、全球首发、全网首发、最新科学、顶尖、最受欢迎、销量冠军、独一无二……都不要用,广告法中有违者最高罚款 100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