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办印发《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治理 规定》,要求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应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对用户公众账号留言、跟帖、评论等互动环节进行实时治理 。该规定自2017年10月8日正式施行。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治理 规定》提出,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服务提供者应落实信息内容安全治理 主体责任,加强对本平台公众账号公布内容的监测治理 ,发现有传播违法违规信息的,应马上 采取相应处置措施等。
在各类社交网站和客户端开设的用户公众账号,如腾讯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账号;百度的百家号、网易的网易号,今日头条的头条号、一点资讯的一点号;在知乎、分答等互动平台开设的对公众答复的用户公众账号等,均在本规定适用范围内。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服务提供者应落实信息内容安全治理 主体责任。要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能力,设立总编辑等信息内容安全负责人岗位,建立健全治理 制度;对违反法律法规、服务协议和平台公约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依法依规马上 处理等。
对于公众号未经授权转载文章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规定要求,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使用者应当遵守新闻信息治理 、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保护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依法依规转载信息,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该规定自2017年10月8日正式施行。
以下为规定全文: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治理 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治理 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使用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从事信息公布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等网络平台以注册用户公众账号形式,向社会公众公布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指提供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注册使用服务的网络平台。本规定所称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使用者,是指注册使用或运营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提供信息公布服务的机构或个人。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的监督治理 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的监督治理 执法工作。
第四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应当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鼓舞 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注册使用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公布政务信息或公共服务信息,服务经济社会进展,满足公众信息需求。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配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提升政务信息公布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信息安全保障。
第五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内容安全治理 主体责任,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能力,设立总编辑等信息内容安全负责人岗位,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审核、应急处置、安全防护等治理 制度。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制定和公开治理 规则和平台公约,与使用者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第六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使用者进行基于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件号码、移动电话号码等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使用者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不得为其提供信息公布服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使用者信用等级治理 体系,根据信用等级提供相应服务。
第七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使用者的账号信息、服务资质、服务范围等信息进行审核,分类加注标识,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分类备案。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根据用户公众账号的注册主体、公布内容、账号订阅数、文章阅读量等建立数据库,对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实行分级分类治理 ,制定具体治理 制度并向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备案。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同一主体在同一平台注册公众账号的数量合理设定上限;对同一主体在同一平台注册多个账号,或以集团、公司、联盟等形式运营多个账号的使用者,应要求其提供注册主体、业务范围、账号清单等基本信息,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备案。
第八条 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公布资质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可以通过开设的用户公众账号采编公布新闻信息。
第九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使用者个人信息安全,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在使用者终止使用服务后,应当为其提供注销账号的服务。
第十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使用者应当履行信息公布和运营安全治理 责任,遵守新闻信息治理 、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保护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维护网络传播秩序。
第十一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使用者不得通过公众账号公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加强对本平台公众账号的监测治理 ,发现有公布、传播违法信息的,应当马上 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传播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二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开发上线公众账号留言、跟帖、评论等互动功能,应当按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估。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分级分类治理 原则,对使用者开设的用户公众账号的留言、跟帖、评论等进行监督治理 ,并向使用者提供治理 权限,为其对互动环节实施治理 提供支持。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使用者应当对用户公众账号留言、跟帖、评论等互动环节进行实时治理 。对治理 不力、出现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据用户协议限制或取消其留言、跟帖、评论等互动功能。
第十三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违反法律法规、服务协议和平台公约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依法依约采取警示整改、限制功能、暂停更新、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黑名单治理 制度,对违法违约情节严峻 的公众账号及注册主体纳入黑名单,视情采取关闭账号、禁止重新注册等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 鼓舞 互联网行业组织指导推动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使用者制定行业公约,加强行业自律,履行社会责任。
鼓舞 互联网行业组织建立多方参与的权威专业调解机制,协调解决行业纠纷。
第十五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应当接受社会公众、行业组织监督。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设置便捷举报入口,健全投诉举报渠道,完善恶意举报甄别、举报受理反馈等机制,及时公正处理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应当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协助。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记录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使用者公布内容和日志信息,并按规定留存不少于六个月。
第十七条 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8日起施行。